简/繁 体

  钱刚微博截图

李娜家乡媒体《武汉晚报》的体育部主任钱刚对于李娜回国后的冷漠非常不满,在自己微博上表示李娜缺乏对人的起码的尊重,甚至立誓不再看李娜的任何比赛。


  钱刚微博截图


  钱刚微博截图


  钱刚微博截图


  钱刚微博截图


  李娜接受奖励面无表情


  湖北省奖励李娜80万人民币


  李娜荣归故里惜字如金


  李娜一脸倦容


  李娜雕像受到追捧


  李娜雕像受到追捧


  李娜低调回国


  李娜避开记者


  李娜拎爱马仕豪包


  李娜与丈夫姜山载誉回国,副省长张通前来接机


  李娜现身吸引大批媒体

李娜澳网女单夺冠后,正在镇江督军东京世乒赛直通赛的国乒队总教练刘国梁将“民族英雄”美誉送给“娜姐”。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刘国梁坦言,虽然国乒在世界乒坛处于领先地位,但受制于国际乒联规则,乒乓球短期内还不能走上成熟的职业化道路,中国乒乓球选手暂时无法复制李娜式单飞。

网球培养机制值得借鉴

李娜在墨尔本登顶澳网时,国乒正在镇江进行东京世乒赛团体赛直通赛。两轮过后,刘国梁跑到休息室的电视前关注李娜的比赛。刘国梁说,“我称李娜为‘民族英雄’,不只因为她获得了个人的巨大成就,更多的是因为她已成为中国网球界乃至亚洲网坛的旗帜人物,就像当年的刘翔( 微博官网博客)。在某种意义上,她打破了网球被欧美人掌控的传统,她给国人带来的鼓舞与振奋配得上这个称号。”说起李娜成功的秘诀,刘国梁认为,“她是两种体制有机结合培养的成功典型。举国体制培养了她,单飞则让她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李娜作为受益于两种体制结合的吃螃蟹第一人,为中国与欧美国家运动项目人才培养机制的互补提供了良好借鉴。”

乒联规则钳制职业化

在被问及李娜的成功是否能助推乒乓球,特别是中国乒乓球职业化进程时,刘国梁表示,“目前乒乓球运动还没实现职业化。因为乒乓球有别于足球、篮球、网球,甚至高尔夫球。这些项目无论发展历程还是普及度都高于乒乓球。”资料显示,早在1913年国际网球联合会在法国成立前,网球运动已在英、美等国兴起。与乒乓球在中国重点依赖国家扶持不同,网球从它兴起之日起,就离不开商界提供的高额奖金,网球选手多以个人名义参赛,各国举办的系列赛事从一开始就标上了职业化符号。

但如刘国梁所言,“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在改善乒乓球运动方面,很多东西都学网球,唯独奖金、影响力不学。”目前乒乓球国际大赛包括大奖赛、巡回赛均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的会员协会名义报名,而非个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开展乒乓球运动最好的国家,但沙拉拉主导的国际乒联一直绞尽脑汁在赛制、比赛用球材质上扼制中国队。“奥运会单打项目一再削减我们的报名人数,现在男女只能各报两人,而参加团体赛的3人中必须有两人参加单打比赛。培养出这么多人才,却无用武之地,而其他国家找一两个参赛队员都费劲。这不仅抑制了中国队对乒球的投入热情,也抑制了其他国家对乒球的参与热情,项目影响范围无法扩大,市场推广不力,乒球职业化靠中国一家推不下去。”刘国梁说。


打压中国一损俱损

刘国梁直言,国际乒联一系列限制措施根本无法撼动中国队乒坛霸主地位。他说,“李娜没有喊着响亮的爱国口号在奥运赛场争金夺银,但为什么单飞的她在澳网封后能获举国肯定?是因为她的成功意义已超越竞技体育夺金战略本身。旨在打压中国队的规则出台后,中国队依然包揽奥运会乒乓球冠亚军。但从成绩来说,我们已走到极限,乒乓球金牌含金量降低。球迷或者社会已不满足于中国队包揽奥运乒乓球金牌。项目要发展,必须走职业道路。如果推进职业化能打乱中国乒乓球举国体制的部署,欧美国家乒球强大无疑将促进项目的推广。”

至于如何实现职业化,刘国梁认为,国际乒联必须放弃打压中国队的想法,而应让中国乒团作为领军代表在技术援助、人才培养、市场推广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目前我们为什么将第三次创业的触角伸向学校甚至部队,那是因为现在喜欢乒乓球运动的年长者居多,赢得广大年轻人的喜好才是普及乒球的重点。丢几个世界冠军无所谓,但若总限制中国队参加大赛的人数,大批人才白白被浪费掉,同时还不允许中国球员批量输出,这既打击了中国培养乒球人才的热情,又会抑制其他国家投入乒球的信心,可谓一损俱损。”

乒球职业化还需10年

在谈到乒乓球实现职业化的构成要件时,刘国梁表示,“市场有需求、有赞助商、有参与人群、有旗帜性的明星。”他指出,从举国体制对乒乓球、体操等项目强有力的支持看,乒乓球在中国完全职业化还不现实,但已具备了部分基础条件。

“中国乒乓球的成绩不用说。乒球在我国甚至欧美一些国家,参与者的基数并不算少。就连比尔·盖茨这样的名人也喜欢乒乓球。此外,乒乓球作为我国优势项目深得企业青睐,乒乓球也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说到李娜个人的成就,刘国梁提到中国乒球也有人具备单飞潜质,“比如张继科,他无论从成绩、形象、年龄还是市场价值看,都具备单飞潜质。当然中国乒乓球选手该不该效仿姚明、刘翔,通过团队包装,这还要等我们先把职业道路的基石铺好。目前单飞对张继科他们来说还不现实。”

被问及乒乓球职业化所需周期多长时,刘国梁笑着说,“我估计得10年。中国队作为乒坛强者应该有牺牲精神,甚至帮助其他国家打破自身的独大。这项运动归根结底是游戏,得有人玩,不能唯金牌论。”刘国梁还透露,为了实现乒球职业化,中国乒乓球界也会有意识地借鉴其他项目的经验,但中国职业足球并不在借鉴范围之列。“因为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此前并不理想。我也喜欢足球,过去因为世界大赛中很少见到中国球队,所以关注少,现在不一样了,恒大夺冠了,我师父(蔡振华)又分管足球。”

[摘要]澳网夺冠是李娜一个新的起点,夺冠后效应已显现,不仅身价升级,球迷追捧,外国媒体也看好李娜征服温网。

李娜夺冠后效应:获专属新词 外媒盼温网突破

李娜澳网捧杯再掀网球热

2014年网坛首个大满贯赛澳网已经落幕,中国一姐李娜澳网封后已经过去了两天,但“李娜热”并没有“降温”。

《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今天,世界各地的媒体仍然在关注李娜,他们相信李娜还有“后劲儿”,这次澳网夺冠绝不会是她的终点站,她还有机会再次登上世界网坛的巅峰。


后劲儿·商机

再当“千万富翁” 背靠中国身价升级

和2011年法网夺冠时一样,这次李娜在澳网夺冠,也迈入了“千万富翁”的行列。澳网女单冠军为她带来了265万澳元(约合1396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她的职业生涯奖金总额也达到约9571万人民币之多。

在今年澳网开赛前,就曾有澳大利亚媒体表示,现在李娜的身价已经超过了澳洲著名的地标建筑悉尼歌剧院。

目前李娜和13家企业有约在身,其中不乏奔驰、劳力士手表等国际一线品牌,即将年满32岁的她,已经刷新了由刘翔( 微博官网博客)和姚明保持的12个产品代言的国内体育明星代言纪录,这和她身后强大的经纪人团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IMG公司在签下李娜后,全权负责她的一切产品代言活动。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李娜澳网夺冠,肯定对于商业开发有着更加积极的作用,双方甚至还会更改此前签订的至少前3年每年代言费不少于800万元人民币的合同。

李娜成为“后姚明时代”中国体坛新的“吸金王”,与她背靠庞大的中国市场有很大关系。

《纽约时报》表示,李娜的收入和她所在的国家是分不开的,毫无疑问,现在她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名人,每天有几千万人甚至上亿人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关注着她,这是她具有如此高的商业价值的关键所在。这么大的市场,是任何商家都不愿放过的。

后劲儿·目标

已征服硬地红土 今年6月冲击温网

2011年,李娜在法网夺冠,征服了红土场,上周六,她在澳网夺冠,又征服了硬地场,现在,世界各国的媒体都在期待娜姐在今年6月温网的表现,那是在草地上举行的大满贯赛。

阿根廷人卡洛斯与李娜合作一年多,他给李娜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如今的李娜技术更完善、发球更犀利,更重要的是,她的心态更平稳,在场上遇到困难不再像以前那样习惯性崩盘,而是往往能够咬紧牙关实现逆转。

《悉尼先驱太阳报》称,现在的李娜应该有新的目标,就是在草地比赛中实现突破。《澳大利亚新闻网》援引了李娜的教练卡洛斯的话,他表示现在他的目标就是率领弟子征服草地赛事。

今日出版的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对卡洛斯的采访,他说:“李娜知道我对她的要求,去年温网她不敌拉德万斯卡止步八强,我们希望今年能够有所突破。我的工作就是让她去做那些能力范围所及却一直不敢做的事情,我并没有说今年她一定会在温网比赛中夺冠,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有更进一步的表现。”

2013年是李娜第三次参加温网比赛,也是在他师从卡洛斯后首次征战草地大满贯,他们对于最终的成绩并不满意。卡洛斯表示,通过这次澳网,他看到了李娜在心态上的成熟,这比夺冠更加重要。如果她能继续保持冷静并在比赛中全情投入,将来任何一项赛事,她都有夺冠的机会。

另外,据《悉尼太阳报》报道,卡洛斯很清醒地意识到李娜现在存在的问题。“在去年参加伊斯特本网球赛时,她还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在草地上打球,现在这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速度更快的草地上,她发球的优势将会被扩大,同时也需要她跟上步伐,加快移动才行。”他说。


后劲儿·影响

李娜是亚洲旗帜 夺冠再掀网球热

李娜曾多次表示,澳网是她最喜欢的大满贯赛事。在澳大利亚,她拥有很多球迷,在澳网赛场上,她总是能找到主场的感觉。在本届澳网进行期间,澳大利亚媒体曾经把李娜称作“澳洲人”,并希望她能在“本土”夺冠。

如今李娜真的摘得澳网女单桂冠,澳大利亚媒体也颇为兴奋。昨天正值澳大利亚国庆日,但《法制晚报》记者翻阅澳大利亚媒体发现,还是有近半数媒体在头版给李娜夺冠留出了位置。

今晨,《澳大利亚人报》又发表了题为《李娜唤醒沉睡中国网球巨龙》的文章。“WTA亚太区总裁彼得·约翰逊表示,李娜这次夺冠将会在中国乃至亚洲再次掀起一段网球热潮。她在球场上的表现毋庸置疑,更具说服力的是,她在场外同样赢得了外界的关注和好评,要知道,很多时候她都不是用母语在和别人交谈,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文章称。

此外,约翰逊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近几年网球项目在中国开展得很好。中国网球公开赛已经在北京连办10届,此外中国还有其他国际赛事,这给了中国本土年轻球员更多锻炼的机会,而李娜正是他们的榜样,她是一面旗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网球少年前进。

约翰逊还表示,在李娜的家乡武汉,一座能容纳1.5万人的新网球场即将投入使用,到了周末,这里举行比赛时,球场将座无虚席。现在李娜已经是一段传奇,她对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远大于她获得两座大满贯冠军奖杯。如今她夺得澳网冠军,肯定会在中国掀起新的网球热。

后劲儿·球迷

推特出现新词汇 Naustralia专属李娜

昨天,在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推特上,有球迷创造出了一个新词——Naustralia,它结合了李娜的名字娜(Na)与澳大利亚(Australia)。球迷创造这个词,是为了恭喜李娜在三度闯进澳网决赛后,终于征服了这项大满贯赛事,并认为她现在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网球的一部分。

其实,为喜爱的运动员创造一个新词,这一直是全世界球迷表达情感的方式。比如,NBA球迷为杜兰特创造了“Durantula”,即狼蛛(tarantula)与杜兰特(Durant)的结合,华裔小伙林书豪被称为“Linsanity”,即林(Lin)与心智健康(sanity)的结合。

甚至连媒体有时也会创造一些词来形容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在2013年2月的一场西甲联赛中,梅西梅开二度,帮助巴萨逆转战胜格拉纳达。赛后,《马卡报》以“Inmessionante”为题来表扬梅西,这个词结合了印象(Impression)和梅西(Messi)。

如今,李娜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新词汇,她在球迷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本版文/记者 张昆龙

李娜成第16位跻身1500万美元俱乐部女球员

李娜澳网夺冠收获丰厚奖金

澳大利亚,墨尔本-2014赛季澳网公开赛圆满落幕,中国金花李娜终于得偿所愿首次捧起了达芙妮-阿克赫斯特纪念杯,收获265万澳元的李娜还创造了另一项历史,她的职业生涯总奖金一举突破1500万美元大关,李娜成为了历史上第16位总奖金超过1500万美元的女球员。本期数据角将带来生涯总奖金1500万美元俱乐部的成员:

球员

生涯总奖金

小威廉姆斯

$54,499,834

大威廉姆斯

$29,009,232

莎拉波娃

$26,871,826

克里斯特尔斯

$24,442,340

阿扎伦卡

$23,698,697

达文波特

$22,166,338

格拉芙

$21,895,277

纳芙拉蒂诺娃

$21,626,089

海宁

$20,863,336

辛吉斯

$20,151,261

库兹涅佐娃

$17,549,703

桑切斯-维卡里奥

$16,942,640

沃兹尼亚奇

$16,026,705

李娜

$15,759,674

扬科维奇

$15,520,541

毛瑞斯莫

$15,022,476

李娜首夺澳网女单冠军 纪念邮戳正式出炉(图)

李娜夺冠纪念邮戳(图片来自大众网)

新华网济南1月27日体育专电(记者王志)为庆祝李娜澳网夺冠这一体坛盛事,27日济南市邮政局特别推出“中国李娜首夺澳网冠军”纪念邮戳一枚,供社会各界用邮和收藏。

1月25日,中国选手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战胜斯洛伐克选手西布尔科娃夺得冠军。这是李娜继2011年法网登顶后再次夺得大满贯赛冠军,也是亚洲人首度夺得澳网单打冠军。

据了解,纪念邮戳呈圆形,主图为澳网标志,最上方标有“中国李娜首夺澳网冠军”的中文字样,下面注有夺冠时间“2014.01.25”和夺冠地点“墨尔本”等。

北京时间1月28日消息,在击败齐布尔科娃后,中国金花李娜拿下了职业生涯的第二座大满贯冠军奖杯。颁奖嘉宾、美国名宿埃弗特对于李娜此次的表现非常赞赏,而且她也预测李娜将会夺取更多的大满贯冠军,并且在名人堂也会有一席之地:“她肯定会拿到更多的大满贯,而且成为澳网冠军后,她也会进入名人堂。”

作为18届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艾弗特在周一与WTA主席斯黛茜-阿拉斯特参与了新加坡年终总决赛的宣传,当被记者问到李娜是否有机会入选名人堂的时候,她说:“我肯定会投票给她,进入名人堂不但要看你赢了多少个大满贯,还要看你的影响力有多大,正如斯黛茜所说的,李娜是过去十年影响力最大的球员,她对亚洲网坛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不出意外,她肯定进入名人堂。”

李娜除了有强劲的实力,她的“娜式幽默”也是她在澳大利亚受欢迎的原因之一。WTA主席指出李娜的影响力使得网球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这也是为什么将会有更多的巡回赛在中国举行。

这次澳网拿下第二个大满贯冠军后,埃弗特觉得李娜有机会在今年剩下的大满贯中拿下个人的第三个或者第四个奖杯。同时她也觉得李娜已经进入了WTA的第一集团。

埃弗特说:“今年她跟塞雷纳、玛利亚、维多利亚一样,是大满贯的有力争夺者。李娜现在可以和她们相提并论了,之前你听到李娜的名字时,总会觉得她跟其他三个人还是有点距离,但是看了她在澳网的表现后,我觉得李娜跟他们已经在同一水平线上了。”(塔希尔)

WTA最新排名:李娜重返第三 彭帅郑洁小幅下滑

最新世界排名

北京时间1月27日消息,WTA女子职业网球协会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在澳网获得女单冠军后,中国金花李娜的排名又回到了世界第三,距离世界第二的白俄罗斯名将阿扎伦卡仅差11分。排在第一的是小威廉姆斯,虽然澳网她止步16强,但美国人依旧以13000分高居榜首。在十六强失利的莎拉波娃则下跌至第五,四强选手A-拉德万斯卡上升一位至第四。第6-9位没发生变化,依次是科维托娃、埃拉尼、扬科维奇跟科贝尔。在澳网杀进八强后,哈勒普也首次进入了前十,位列第10。

其他TOP 20选手,在澳网进入决赛的齐布尔科娃上升到了第13位,杀进四强的加拿大新星布沙尔则上升到了第19,这是她第一次进入Top 20行列。

中国金花方面,除了李娜位列第三,首轮因伤出局的彭帅则下降了7位到第50位,打进第三轮的郑洁也下降一位到第57,张帅则依旧排第51位。(塔希尔)

新华社解读李娜成功之道:离不开国家队经历

李娜澳网捧杯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27日电(记者王春燕)25日,中国网球金花李娜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夺得她职业生涯的第二座大满贯冠军奖杯。李娜的成功举世瞩目,但为什么是她,在31岁的“高龄”,不断刷新着中国网球乃至亚洲网球的历史?

无论是李娜良好的网球天赋,还是她运动生涯早期的国家队经历,抑或是她在“单飞”之后的职业化之路,都不可或缺地成就了李娜今天的成功。

天赋,对一名体育运动员而言,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李娜,恰好就是网球运动的宠儿。从最初的羽毛球训练,到机缘巧合接触到网球运动,李娜的天赋让她的成长之路更加顺利。2000年,年仅18岁的李娜即获得了WTA第134位的年终排名,她也成了国家队的希望之星。

而李娜的成功,也离不开在国家队的经历。尽管因为性格火爆、言辞直率,李娜常常被定义为一名“备受争议”的球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李娜职业生涯的早期,国家队的培养不可或缺。体校、国家队给了李娜网球启蒙,并为她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网球动辄每年数十万元的开支,如果没有当年国家的“赞助”,李娜很难顺利走到今天。

国家的培养解决了李娜当时的后顾之忧,其实国家就等于是李娜的赞助商。当年其自传《独自上场》的英文版亮相之际,李娜也坦言自己从国家队受益良多,“如果当初我开始打球的时候,完全是由家里负责开支,我不可能坚持到现在。如果我不是在国家队待了这么多年,我无法获得这些经验,也不可能拥有现在的团队。”

但当李娜走到一定程度时,专业体制开始限制她的发展。幸运的是,当时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成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给了李娜等人“单飞”的机会,让她们可以选择职业化之路。

李娜从2008年底开始“单飞”, “自负盈亏”地闯荡国际赛场。国际知名教练、体能训练师、专业团队、职业经纪人……李娜在“单飞”后的职业化之路带来了成绩上“质的飞跃”。

这之后的李娜,大家都看到了,成为了一个“为创纪录而生”的人。她一次次刷新WTA排名,2011在法网赛场上成为首位捧起大满贯赛事冠军奖杯的亚洲女运动员;随后而来的沉寂并没有压垮李娜,与卡洛斯“牵手”的她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再次辉煌,2013年她的WTA年终排名站到了第3位,再次创造了历史;2014年伊始,捧起澳网冠军奖杯的李娜又一次给中国网坛、乃至亚洲网坛都留下了新的纪录。

下一个大满贯冠军?对李娜来说,并非不可能。

 
李娜澳网夺冠返回武汉过年
 

新华网武汉1月27日体育专电(记者罗鑫、吴植)刚刚夺得澳网冠军的李娜27日上午与丈夫姜山乘飞机抵达家乡湖北武汉的天河国际机场,27日恰是夫妇二人的结婚纪念日。据了解,李娜此次返汉主要与家人团聚,可能只作几天的短暂停留。

上午11时许,李娜披着头发,身穿蓝色针织衫、牛仔裤,挎着手提包,一幅休闲装扮走出机场。她并没有接过迎接者送上的鲜花,细心的姜山一边把花篮捧在自己手里一边说,“李娜最近有点花粉过敏。”

李娜径直走进休息室坐下,脸上明显透着疲惫。看着妻子穿着薄薄的针织衫,手捧几束鲜花的姜山隔着好几米用武汉话关心地问:“你冷不冷?要不把棉袄穿上?”李娜这才接过递来的红色棉袄。

湖北省副省长张通到机场迎接,湖北省体育局和湖北省网球队也派员到场。张通说:“我代表湖北6000万人民向你表示热烈祝贺!你是我们湖北人民的骄傲!”

此次夺冠后,李娜的行程非常紧凑:在澳大利亚接受各大媒体采访,到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参加庆功会,到墨尔本海滩展示澳网冠军奖杯……忙完这一切,便与姜山踏上回家旅途。他们先飞广州,然后转机到武汉。

在天河机场逗留的约10分钟里,李娜几乎一言不发,姜山一直面带微笑。面对记者提问,姜山替她作答:李娜今天不太想接受采访……

由于长期训练和参赛,李娜很少回家。但几次重大赛事结束后,她就飞回武汉与家人团聚。在墨尔本有记者问起李娜春节打算时,她表示,“从小在国外打球训练,很不习惯,我必须得回家。”“我难得有时间陪家人,过年时间不会接受任何邀请。”

记者梁丽娜墨尔本报道

一年前的墨尔本,李娜穿着一件印有“唯一无法冷静的是决心”字样的T恤出现在2013年澳网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她经历了两次摔倒和被阿扎伦卡的逆转,第二次收获亚军。眼泪与遗憾交织着,对李娜“无法冷静的决心”又有多少人能感同身受?

一年后的墨尔本,李娜换了一件T恤,上面写着”心敢比天高”。所有人也许才都意识到,都应该相信,正是由于无法冷静的决心,才让李娜修成正果。

一位日本记者问李娜,T恤上字的含义,她思考片刻,“Hearts has no limits”,正是因为她敢做大满贯的梦,才在2011年的法网实现了中国、乃至亚洲大满贯零的突破,也正是因为她敢想,才会在2014年的1月25日结束了人们966天的等待,拿到了自己的第二座大满贯冠军奖杯。

很多人迫不及待地追问,用冠军已经兑现了承诺的李娜,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当ESPN主持人让她在“大满贯冠军”和“世界排名第一”两者做出选择时,幽默的李娜贪心地回答,“能两个都要么!”从如此回答中,你是否能感觉得到李娜那颗仍不满足的心?但至少这个答案也打消了人们在李娜澳网夺冠后,猜疑她是否有足够动力继续征战的疑惑。“我希望自己能在拿下大满贯冠军后让排名继续提升。”看来,李娜现在的目标,仍没有让她满足。

“法网夺冠之后,没有人告诉我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团队中也没有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于是也一直在浪费这样的时间。而这一次和之前不同了,我身边的人也至少知道该有着怎样的心情,也不再会被随意挥霍,至少我也不会再犯那样的错误。”如今的李娜,已经告别了那个法网夺冠后挣扎和迷茫的自己,在拿到澳网之后,迅速地确定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再拿一座大满贯。

“当一年前我说自己排名要进世界前三时,没多少人会相信,不过我做到了。在今年的深圳赛我说要再拿一个大满贯时,恐怕很多人也不信。但至少,我做到了。”回望一年走过的心路历程,平静地语言中流露出李娜对实现承诺后的自我肯定。而她的下一个大满贯又会在哪里实现呢?

[摘要]一般来说,赛事方会在比赛开始前的90天就将本地的税率规定通知WTA和国际网联方面,随后在比赛结束后的首个星期三,赛事方面会将已经扣完税的奖金存入指定的银行,并提供选手奖金的明细表。

【澳秘】什么?1400万奖金 李娜只能带走840万

特派记者白朝嘉发自墨尔本

今年澳网夺冠之后,媒体们迅速为李娜算了一笔奖金帐。受益于网球奖金的连年增长,李娜这次将收到澳网组委会发出的265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400万)的大红包。但这笔钱娜姐没法全部带走,因为她必须要先在澳洲上税,税后的奖金才是她真正能落入口袋的。

根据国际网联和WTA的规定,网球选手有义务在比赛地为自己的奖金完成缴税。一般来说,赛事方会在比赛开始前的90天就将本地的税率规定通知WTA和国际网联方面,随后在比赛结束后的首个星期三,赛事方面会将已经扣完税的奖金存入指定的银行,并提供选手奖金的明细表。

那么这次李娜需要在澳网缴纳多少税金呢?腾讯记者这两天询问了多位澳网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过虽然税率根据主办国所在地的不同有所区别,但一般的WTA和ATP巡回赛,奖金税率通常在30%左右。而网球大满贯由于奖金额更高,冠军奖金在250万美元左右,所以税率也越高,比如法网就是40%,而温网是比较奇葩的赛事,税率达到了50%,这点也一直被球员们所抱怨。如果以法网作为参照,李娜虽然这次澳网税前奖金高达1400万人民币,但是她实际能得到的仅有60%,即840万人民币。

那么在澳洲缴完税后,李娜这笔奖金回国还需要缴税或者上缴体育总局吗?

首先个人所得税方面,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体育奖金,可以免缴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李娜回国后只要出示澳洲的缴税证明,这笔钱在中国国内就是免税的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娜姐值得小小高兴一下。因为其他国家的网球明星在比赛地缴完一次税后,回国还要被本国的税务官员清查一次。纳达尔在去年美网夺冠后就曾经抱怨,自己领完奖金回到西班牙还要缴纳高达56%的税。正因为如此,球迷们会发现众多网球名将不管国籍为何,都会选择长期居住在蒙特卡洛,因为那里是免税天堂,球星们能够免去为奖金再度纳税之苦。

至于体育总局和网管中心方面,李娜在2008年单飞之前,需要将奖金的65%上缴。而在单飞的初期,李娜仍然需要上缴奖金的8%给中国网球运动发展基金。不过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单飞的金花们连这8%也不需要缴纳了。

也就是说,李娜这笔1400万人民币的奖金,在澳洲缴完40%左右的税之后,所剩的840万回国后就不需要再缴纳任何费用,全部为其所有。

不过挣得多,娜姐也花得多。在2011年法网夺冠之后,李娜曾经透露整个团队一年的开销在500万左右。而在聘请名帅卡洛斯执教后,费用又再有增加。有媒体报道卡洛斯的年薪高达360万人民币,李娜每年的花费也因此增加到了600多万。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娜姐每天一睁眼,将近2万块就出去了。这也无怪乎去年澳网现场主持人询问李娜比赛取胜的动力是什么,她回答道“信用卡”——这一半是玩笑,一半也是实话。

对李娜来说,这届澳网与之前参加的大满贯最不同的一点是,这是一届她真的要去夺取冠军的大满贯赛事,而且大家也都真的知道。

为什么要加上“真的”二字呢?2011年法网,李娜虽然拿了冠军,但正像她自己所说:“我只是想去争取冠军,并没有过多考虑输赢。”2011澳网李娜第一次进入大满贯决赛,惜败于克里斯特尔斯,让她知道自己距离大满贯冠军并不远。但没想到在这一年的第二个大满贯赛事上,李娜就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换言之,这第一个大满贯对李娜而言也来得有些突然。突然的不是怎么一下子就举起了苏珊.朗格伦杯?而是在放下奖杯之后。李娜说:“因为在法网夺冠之后,我不知道拿了冠军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生活,我没有任何经验,身边的人也没有谁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更重要的变化来自外界,在拿法网之前,全国人民对李娜并没有如此具体的期待。但成为全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得主之后,李娜参赛的压力骤然增加。由于对职业网球的特性和规律不够了解,人们以看待林丹或张怡宁那样的眼光来审视李娜,似乎她参加的每一个比赛尤其是大满贯都理所应当地成为夺冠热门。

笔者记得很清楚,在2011年法网之前的大满贯赛事直播中,差不多要等到有中国金花进入半决赛以后,才会迎来收视高潮,比如2010年和2011年澳网,包括2011年法网也是这样。但自那以后,李娜参加的每一个大满贯的每一轮比赛,都会成为大家收看、关注和议论的焦点。与之相比,另两朵金花郑洁和彭帅所受的关注度要逊色不少,但无形之中李娜所承受的压力也被几何级放大:李娜赢球是新闻,李娜输球更是新闻。国内网球媒体中,李娜几乎成为唯一的“关键词”。

在2011年法网之后,实际上李娜每次参加大满贯赛事也都是奔着冠军去的,但她不敢说也不能说。一旦说了却没有做到,又将授人口实。虽然李娜不说,但膨胀的公众期望却经常提前为李娜预设冠军目标,进一步造成李娜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的两难困境。时间一长,形成了挥之不去又难以解开的“大满贯心结”,愈发影响李娜在场上的发挥。这种别扭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卡洛斯来了之后。

卡洛斯非常善于进行“目标教育”,他认为如果没有非常具体的目标,球员的训练也将失去方向和动力。卡洛斯对李娜施行的技战术改造属于短期目标,在每一个赛季中都会设定一些阶段性的中期目标,而长期目标就是“再夺大满贯”,各个目标间互相衔接。李娜敢于在深圳站喊出“再拿一个大满贯”的口号,完全源于训练水平逐步提高后的自信,也是对自身综合能力的一种确认。“在设定目标以后通过努力达到了,这种喜悦很难用简单的言语来表达。” 李娜在澳网夺冠时的感受,其实跟她完成了卡洛斯的每一堂训练课差不多。

拿了第二个大满贯,并不意味着李娜会失去目标,她还想要更多,球迷自然也会期待更多。但现在的李娜已经不再抗拒或躲避外界的期望,因为那同样也是她内心的想法——对得起自己,就是对得起大家!

@中国之声:【李娜澳网夺冠,没说“感谢祖国”】李娜第二次赢得大满贯,再次成为国人骄傲。但被部分西方观众评为“史上最棒的澳网获胜演讲”,却在国内再起争议。说不说“感谢祖国”,是否就是真实还是虚伪的标志?获胜后到底该谢谁,是否有人解读过度?

2014年度的开年的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女单决赛落下帷幕,中国金花李娜以2-0的比分,直落两盘战胜本届黑马斯洛伐克小将齐布尔科娃,顺利夺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澳网女单冠军,也是她的第二座大满贯奖杯。随后的颁奖仪式上,李娜的幽默发言让全场爆笑,感谢团队让自己更富有,称丈夫比自己更有名,获得了现场观众的口哨和雷鸣掌声。

澳网开始前,澳洲媒体“牙尖”地算了一笔账,说娜姐的商业价值已经超过了悉尼歌剧院。夺冠后,李娜的价值更会成倍地往上翻,不过,昨天,李娜的经纪人麦克斯接受媒体采访,首次表态,未来李娜最多会再接两个赞助商。

麦克斯说:“在我看来,这场胜利与是否会帮助李娜赚到更多的金钱无关,作用只是奠定她的历史地位。第二次拿到大满贯冠军,我认为彻底将她的分量与其他球员区分开来,毫无疑问她以后肯定可以进入国际网球名人堂,证明她是一个伟大的冠军球员。”

至于3亿商业价值的说法,他表示:“我们未来只会再接一到两个赞助。我现在首要考虑的,是寻求为李娜建立起与房地产企业的合作,这样能够帮助她在退役后开办网球学校铺平道路。”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甘露

日韩网友看低李娜夺冠:13亿人才出1个天才!

李娜澳网捧杯

北京时间1月26日消息,李娜在今年澳网的比赛中成功获得了自己第二个大满贯单打冠军,这也是亚洲选手首次赢得澳网单打桂冠。国际媒体对于李娜的表现都是交口称赞,推特上关于金花的话题也是持续升温,但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很多网友对于李娜的成就却显得不是太感冒。

李娜在本届澳网赛中表现出来非常高的水平,七场比赛总共只丢掉一盘,决赛中甚至送出一枚鸭蛋,而她在球场外的热情大方也感染了很多观众,美国《网球》杂志和ESPN的专栏作家甚至认为李娜决赛后的获奖感言是大满贯历史上的最佳获奖感言。在李娜夺冠之后,包括美联社和路透社等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比赛,文中对于李娜的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赞扬。

在日本,很多媒体虽然也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李娜夺冠的消息,但是热度却非常一般。日本其实是一个非常热爱网球运动的国度,在李娜之前,他们拥有亚洲排名最高的女子选手伊达公子,如今锦织圭也是亚洲的头号男单。但是李娜夺取亚洲首个澳网单打冠军的消息,在网络上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远远比不上日本轮椅网球选手国枝慎吾在澳网第七次夺取轮椅网球冠军的新闻。

虽然也有网友对于李娜的表现给予了称赞,但是总的来看,日本网友更多的还是抱着质疑的态度,有网友认为李娜这次夺冠含金量不高:“一次都没和比自己排名高的选手比赛就拿到了冠军……”。而还有网友质疑李娜和中国媒体之间的关系:“为了自己而战,并非为了国家而战的她(李娜)好像被中国国内的媒体不断批评,这是个蔑视不尊重英雄的国家。”

相比之下,韩国网友的“羡慕嫉妒恨”则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网友的言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从人口数来说,(我们)真的没必要这么沮丧。”;“中国人玩个人项目还不错,但是集体的项目就完蛋了。”;“作为东亚人必须祝贺,也希望韩国选手能赢澳网啊。”;“13亿人当中,才出来这么一两个天才,也应该是很正常的吧。” (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