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兰将执掌国足
特约记者巴雷特发自巴黎
早在2006年秋天的时候,刚刚在索肖获得意外成功的佩兰这样告诉我们:“我的下一个挑战,就是执教一支国家队。”那时候,和他联系的是一些非洲国家,而他也像其他法国教练一样,想在那里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过,接下来,命运为他指引了另外的方向。首先是在里昂俱乐部执教,接着到圣埃蒂安,最后,落脚到了中东——美元更多的地方。现在,中国又向他敞开了大门,而他在8年前的期待,终于要兑现了。
佩兰并不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也不是巴萨风格的倡导者,他对此从不讳言:“我的追求,首先是效率,我不在乎场面是否漂亮,如果一支球队想要有未来,只有成绩才是唯一的标准。至于漂亮,为什么不可以在获得成绩的同时表现出来呢?”至于他的工作方式,无论换了多少地方,方法都是一致的:“我首先自己要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全体教练组同样如此,在训练中,四个步骤不可或缺,技术,战术,体能和精神,而根据对手的不同,重点自然也不同。”
这并不是王婆卖瓜,佩兰是一个忘我的工作狂。这一点,他不像一个典型的法国人。他甚至缺乏浪漫,因为他自始至终追求的,不是某个球星的个人发挥,而是整个球队的整体效率。不管怎样,对于足球,佩兰始终有着超凡的热情,还要加上打着他个人烙印的严格,无论是在那里执教,他都带着严重的佩兰风格,这种风格,在他担任此前的执教经验中,已经意义得到了诠释,毫无疑问,这种风格,还将在中国的奇遇中继续。
特鲁瓦低调起步
“天生是一个老板”
不是所有教练都从一个职业球员开始,佩兰就是这样的一个。作为后卫,虽然刻苦有余,但是佩兰显然缺乏天赋。于是,虽然热衷足球,但是他的第一个职业却没能留在这个行当。18岁的时候,佩兰开始学习教育,之后成了一个健身教练。这段经历让佩兰懂得怎样和学员接触,懂得怎样用最简单的指令,达到最切实的结果。
但是,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显然无法满足佩兰的胃口,很快,佩兰兼任了南锡俱乐部三线队的教练。这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佩兰对于技术是如此钻研,佩兰很快找到了感觉。在南锡,他遇到了两个崇拜的对象,分别是温格和雅凯,两人的技术行囊让他至今仍然难忘:“我立即就注意到了他们两个,正是和他们针对技术问题的讨论,使我完成了自己的实习阶段。”
完成了实习的佩兰很快找到了发光的机会。发现佩兰的伯乐叫作马索尼,当时是特鲁瓦俱乐部的主席。那时候,特鲁瓦还只是一个业余的球队,在佩兰之前,整个俱乐部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员工,佩兰是第一个,而且在很长时间中都是唯一的一个。为了这个唯一的员工,马索尼几乎费尽了口舌。那时候,佩兰给他提出了很多问题,他提出的问题使马索尼坚信,这个俱乐部可以有自己的未来,而佩兰就是和他一起打造这个未来的最合适的人选。
从1993年到1999年,在6年的时间中,特鲁瓦由一个业余球队成为法甲的一员,2001年还打入了联盟杯。佩兰在特鲁瓦所创造的一切近乎于奇迹,但是有趣的是,等到佩兰离开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他终于走了,在他之前,我们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多的苦。”当然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没有人比佩兰把这个俱乐部打点得如此之完美。尤其是俱乐部主席马索尼对于佩兰的评价更高,他毫不否认佩兰创造了一切,同时也承认:“佩兰天生就是一个老板,天生就喜欢挑战,这就是他血液中的性格的一部分。”至于主席身边的人则这样说;“佩兰很残酷,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好的教练。”
闯荡豪门马赛
魔鬼训练,创意指挥
记者出身的布谢特(Christophe Bouchet)担任马赛俱乐部主席时,希望找到一个英国式的主教练,统管涉及比赛和球员引进的一切。当时的法国,除了温格之外,适合这个标准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名宿居伊·鲁,另一个就是佩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布谢特选择了后者。当佩兰在新赛季加盟的时候,布谢特格外强调了这一点,佩兰拥有所有的权力。
这正是佩兰最大的希望!我还记得,在他的第一场训练课上,有一个球员说自己感觉不好,不能继续练下去了。佩兰这样告诉他:“不用练了,站在那里,别动。”过一会儿,这个球员站到了树荫下,佩兰生气地说:“我让你站在原来的地方,回去。”就这样,整个训练期间,这个球员就暴晒在阳光下。第二天,再也没有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了。
就是用这样的近乎野蛮的办法,佩兰带领马赛俱乐部取得了联赛第3名的好成绩,并且晋级了冠军杯。佩兰的训练模式近乎教条化,但是,他根据对手不同的临阵指挥却富有创意。在和里昂与欧塞尔的联赛中,他敢于派上三名前锋,而在和波尔多一场中,却改为两名,下半场甚至一名,结果,都是立竿见影。
如果说在战术选择上的成功使得佩兰赢得了所有球员的尊重,那么,他过于严厉的作风则最终引起了球员的反弹。他甚至禁止球员在采访中表达对于比赛和球队的看法,这在以自由为国民性的法国显然很难被接受。但是他本人却一再坚持:“我不排斥某个球员专门找到我讨论某个战术的细节,但是,我不想从一个外界的渠道听到他的这样的愿望!”
在马赛,很多球员对此都感到无奈。但是,佩兰也不是一个总是不张开贝壳的牡蛎,他喜欢不断地解释,喜欢反复的论证,甚至对于那些平常的问题回答起来也不厌其烦。而在这些过程结束之后,佩兰执行自己的决定从不含糊,从不妥协。从特鲁瓦到马赛,他甚至没有一个格外喜欢的球员,一切都根据状态和需要来决定,这样的作法,在法国教练中都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毕竟,马赛不是特鲁瓦。在漫长的换帅名单中,佩兰只是其中的一个。曾经对于佩兰寄予无限希望的布谢特最终失望了,更准确地说,是无法忍受了。这一点,稍晚另外一个铁腕主席奥拉斯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当佩兰率领的马赛在冠军杯中和皇马与波尔图的4场比赛中连负3场之后,布谢特决定解除已经在马赛失去民心的佩兰,并且选择人气更好的阿尼戈来接任。那时候,马赛俱乐部找了一个性侵的理由,如果知道目的是为了不支付违约金的话,就不难想象得出,这样的理由多少有点牵强。
从中东到索肖
他学会了低调
离开马赛后,佩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淘金之旅。先在中东,然后是英超,他的执教时间都非常短暂。但是对他而言,却非常满足,因为他感到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英超,他对于球员的责任感,自觉性和职业性都叹为观止。很快,他就要把这些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了。这一次,他落脚的俱乐部叫索肖,时间也更长一些,从2005年到2007年。
虽然经历了种种挫折,但是佩兰的倔强没有丝毫改变,尤其是作为主教练,那种强势和果断甚至比之前更明显,尽管与此同时,他开始学会了低调,学会了还没有找到办法前不急于声张困难。他的执教方式的速效性始终如一,仅仅一个赛季,索肖就从2005年的第15名变成了2006年的第5名。在成就面前,佩兰的态度很谦逊:“不要把成绩都归功在我的身上,我们总会经历高峰和低谷,这才是我们每一天的挑战。”
和特鲁瓦一样,索肖俱乐部主席佩雷西斯需要的就是佩兰这样的铁血主帅:“我喜欢佩兰这样的主教练,他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球员,他知道怎样为了达到目标不惜代价。”在佩雷西斯的支持下,佩兰开始了自己不断的战术试验,比如怎样让攻防转换得更加流畅,他甚至对于传接球都做出规定,在他的治下,需要的更多的是螺丝钉,而不是创意的球星,事实上,由于他执教的多是弱旅,也很少遇到这样的球星。
里昂
冬季过客?双料冠军!
当佩兰到里昂的时候,很多球员都把他叫作“冬季过客”,因为他只是个过渡人物。不过,这个过渡人物却获得了联赛和法国杯双料冠军,遗憾的是,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就又要面临离职了,这似乎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在里昂,佩兰遇到的问题不再是和球员之间的问题,而是和俱乐部主席奥拉斯的矛盾。一山不能容二虎,这两个个性鲜明的人几乎是完全不兼容的,尽管两个人都表到了想要容忍对方的诚意,最后,一向喜欢在第一线的奥拉斯决定让所有镜头都留给佩兰,而这样的处境也让佩兰感到尴尬,直到夺得法国杯之后,奥拉斯在刚刚表达了对于佩兰的信任之后,就决定解雇这个和自己有着同样工作狂的法国人了。
事实上,这么多年,佩兰充当的多是救火队的角色。在里昂的任务完成后,轮到圣埃蒂安了。在这个老牌劲旅,佩兰仅仅执教了一年,就因为和里尔(0比4)与巴黎(0比3)的两次惨败而被解职,这次,佩兰没有像此前那样挥挥手离开,而是选择了讨价还价。当时,他的月薪是税前11万欧元,而他拿到的补偿费赫然是200万欧元。
他说
我的追求,首先是效率,我不在乎场面是否漂亮,如果一支球队想要有未来,只有成绩才是唯一的标准。至于漂亮,为什么不可以在获得成绩的同时表现出来呢?我首先自己要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全体教练组同样如此,在训练中,四个步骤不可或缺,技术,战术,体能和精神,而根据对手的不同,重点自然也不同。
我不排斥某球员专门找到我讨论某个战术的细节,但是,我不想从一个外界渠道听到他的这样的愿望!
我的追求,首先是效率,我不在乎场面是否漂亮,如果一支球队想要有未来,只有成绩才是唯一的标准。
佩兰天生就是一个老板,天生就喜欢挑战,这就是他血液中的性格的一部分。
——特鲁瓦主席马索尼
佩兰很残酷,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好的教练。——特鲁瓦高层
他终于走了,在他之前,我们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多的苦。——特鲁瓦队员
我喜欢佩兰这样的主教练,他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球员,他知道怎样为了达到目标不惜代价。
——索肖主席佩雷西斯 |